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> 焦虑症 >

高考,较焦虑的是孩子还是家长

成都脑康心理医院时间:2017-08-21 04:45

下周即将迎来今年的高考。

每年此时,

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医生时常遇到很多家长的求助信息,

询问孩子现在状态这样那样不好,

应该怎么给孩子减压。

然而,她常常告诉家长们的却是,

较需要减压的不是孩子,

而是你们自己。

学生考前焦虑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,一是家庭氛围,因为很多毕业班学生在家听到较多的话都与即将到来的考试有关;二是学校班级氛围,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考,他们的较后一个学期好像是被隔离了,学校几乎所有的课外活动都与他们无关,不少学生觉得紧张的学习生活太过于枯燥。然而家长的焦虑呢?

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是很多家长们深刻的信念。

孩子小不懂事,做家长做大人的不能不替他们打算。如果你没有这样翻来覆去琢磨,苦心经营想办法,好像反而你倒是错了,是不负责任的。

然而,问题在于我们看不见自己的焦虑,反而会责怪没有跟自己一样焦虑的伴侣,或者其他人不懂自己的心,也不知道去帮忙想办法解决问题。

因而,这种焦虑又常常蔓延,进而导致更进一步的家庭问题。

这也是潜意识的奇妙之处,它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很在意某些人事物,然而事实上,我们可能从未真正看到那个当下的“人事物”本身,我们只是在自己的焦虑里,反复纠缠,自以为很在意罢了。

很多家长会说,做父母的心情,这不是可以理解吗?高考啊,多重要哇。我为了孩子操心,我焦虑,这说明我有正事啊。这错了吗?

纪录片《高三》里,王老师有一句经典的台词:“我只要你给我拿出半条命来读高三就好,不要你一条命!”这句话大概道出了很多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。而家长们重复的“我们愿意付出一切,只要孩子开心”这样的语言,又无数次强化了这个期待。

事实上,越是不肯努力,不愿意学习,一拿起书本就头疼的孩子,他们的父母恰恰可能是越无法处理压力紧张和焦虑的。

原因也很简单,孩子抗拒了。是的,你可能没像电影里那样明确地说出来,可能在你的认知里,自己也没做什么去给孩子增添压力,而孩子可能也无法用语言的表达出来他们怎么了。但是,孩子不是傻子,他们能够感受到那来自父母老师的气场。

那是一双双盯着自己学习,就像看着囚犯一样的眼睛;那是好像自己学不好就错了,考不好就完了的焦虑;那也是如果我做不到,我就很没用,我就对不起他们的付出的愧疚和自责;这些在家长和老师看来,可能是孩子奋发的动力。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,过度的压力也可能变成孩子对学习的抗拒。

很多孩子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之中,不知道如何疏导自己的情绪,也感觉无法跟大人沟通,自己不能被理解和体谅。因而,学习这件原本单纯的事情,就变成了他们的情绪发泄桶——“既然努力也不能让你们满意,那还不如不努力了,还少点失望”;甚至是“我就是学不好了,怎么地吧?”这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产生的逆反心理。

然而,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些,就只能责怪孩子不懂事不努力或心理不够强大了。他们不知道,其实那个不强大的人更可能是自己,那个需要面对焦虑的人,还是自己。想起龙应台说过的一句话,你可以说“孩子你慢慢来”,可是有时候,快快地“放手”或许也是必要的。

所以,了解到这些之后,作为家长,我们如果真的是爱孩子的,是愿意为孩子着想的,那么,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,我们作为家长爆发的焦虑呢?

首先,我们需要回到自己,尽管我们做了爸爸妈妈,可我们首先还是一个人。因而,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,同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,不把生命的重心压在孩子身上,都是很重要的。

其次,学习自我调节,坚持自我成长。当我们有能力不断自我完善的时候,我们会看到在成为父母这个角色转换的过程中自己怎么了,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我们又怎么了?有哪些过往的创伤被勾起来,然后如实地去面对自己的问题,展开持续的自我成长。

再者,在夫妻间建立“教育同盟”,这个连接就像一个“能量转换器”,它使得你们可以一起面对家庭问题,而不再把焦虑带给孩子。反过来也让孩子变成了促进夫妻交流沟通的桥梁,真的成了更的家庭粘合剂,也有利于增强夫妻感情。

这会帮助两个人都重新打开看待问题的视角,因而很多顽固的想法也可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转化。这个过程既是倾诉、倾听的情感连接过程,也是放松的过程,还是让自己打开视野的过程。

所以,你看到了吗?孩子其实也是父母的老师。孩子的出生给了我们机会,去看到那些被忽视被隐藏的自己,也给了我们机会去深入亲密关系。

所以,孩子是从来不需要着急的,只要我们肯慢下来,面对自己的心,焦虑也就不再能够困扰住我们,进而也就不会再侵扰我们的孩子了。

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医生建议: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,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,做好生活和学习计划,让每天的生活规律化,劳逸结合。学校或班级不搞活动,自己可以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一起活动,比如每天固定的时间打乒乓球,打篮球,听音乐或聊天散步等,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,调节自己的心情。

“认真了解自己是提高自己的前提,也是调整心情和生活步调的前提。只有认真了解了自己,制订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和理想,才不会因为期望值过高或过低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。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,跟上时代的步伐,不跟社会脱节。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了解社会,比如看电视、听收音机、上网等,既跟学习相辅相成劳逸结合,又放松了紧绷的神经,可能还会因为额外的讯息带来突如其来的灵感呢。”

同时也建议学生们多参加户外活动,周末休息时间不妨约三五好友去郊外踏青,去动物园游玩,“科学证明,的户外活动,多跟大自然接触,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悦。常晒太阳,可以消除人的抑郁和压力。临近毕业,长期枯燥乏味的生活,很可能引起一部分毕业生抑郁的心理,所以才会觉得天天都过的没意思,久而久之,有可能演变成抑郁症。”

考前的心理调整是必要的,而且应该提早进行,“这种心态的调整越早越好,到了考试跟前,再调整就只剩下心态层面的东西了。心理调整的三个原则是,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。注意运动量,劳逸结合。注意睡前的放松训练。

自助挂号平台

*开通网络挂号服务

成都脑康心理医院